廊坊市是河北省直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地處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之間,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轄廣陽、安次兩個區,大廠、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個縣和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三河、霸州兩個縣級市。廊坊市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聚居。4000多年前"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在現安次區附近?!独确皇兄尽份d:"現境域夏商處冀州之地,戰國秦漢于薊燕之野,晉唐屬幽州之域,元明清為京畿要沖"。清朝末年,廊坊義和團打響了中國人民反"八國聯軍"的第一仗。廊坊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于京津兩個國際都市之間,所轄 10個縣(市、區)全部與京津接壤。素有“京津走廊、黃金地帶”之稱。市區距北京天安門廣場40公里,距天津中心區60公里,距首都和天津兩大機場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且緊鄰規劃中的北京新機場。7條高速公路,5條鐵路干線穿越境內,10條國家和20條省級公路縱橫交錯,是中國鐵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廊坊歷史源遠流長,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種,創造和延續著人類的文明。4000年前“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為今天的安次區。廊坊的行政隸屬多次改變,特別是解放后,其歸屬變化頻繁,是全國行政區劃變化最多的城市之一。轄區的各縣在1950年后分屬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個省級單位,先后使用過通州地區、天津地區、廊坊地區/廊坊市、保定地區、唐山地區5個地區名稱。解放初期稱天津專區,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遷至廊坊,1974年改稱廊坊地區,1989年撤地設市,實行市領導縣的行政體制。
廊坊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風沙,秋季秋高氣爽,冷熱適宜。光熱資源充足,雨熱同季,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但同時氣象災害較多,干熱風、雷雨冰雹大風、連陰雨、寒潮等災害性天氣常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日照:廊坊市年平均日照時數(1971-2000年)在2660小時左右,每年5-6月日照時數最多。
風力:廊坊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風速多在1.5-2.5米。
廊坊處在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發達,流經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條,一般平均每年可攔蓄地表水3.33億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7.74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