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宜居宜業。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美譽,是理想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也是全國唯一連續六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地方。信陽英雄輩出。這里誕生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三國名將魏延、北宋名相司馬光、政協主席鄧穎超、傳奇上將許世友、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等著名人物。明清時期信陽進士、舉子輩出,人文底蘊濃厚。自恢復高考以來信陽本科過線率及高考狀元人數均位列全河南第一,解放戰爭后信陽地區有近百人成為國家領導人、高級將領。信陽是“魚米之鄉”,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板栗、銀杏、紅黃麻。水資源總量是90億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22%;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公元1747年值乾隆盛世,時任信陽知州的詩人張鉞有感于信陽風光之美,賦詩八首,為信陽修建了八處美景(信陽古八景),詩名即景名,分別是:《賢嶺松風》、《浉河泛月》、《申塔朝暉》、《奎樓晚照》、《龍潭瀑布》、《雷沼噴云》、《龜山晴雪》、《長臺古渡》。公元2010年重修信陽新八景:望湖軒、茗陽閣、聚賢祠、申伯樓、龜山亭、河洲榭、平山塔、琵琶臺。茶葉:信陽毛尖,亦稱“豫毛峰”。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中國名茶。信陽紅:2009年盧展工到信陽視察時,指出信陽可開發信陽紅茶加工,并給信陽紅茶起了個厚重而鮮亮的名字:信陽紅。“信陽紅”商標已成功注冊。2011“信陽紅風暴”上海啟動儀式在浦東新區東方明珠塔隆重舉行,標志著紅茶“新貴”——“信陽紅”正式搶灘登陸上海灘,這是“信陽紅”繼登錄鄭州、北京、武漢、福州后進軍華東地區的又一重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