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是
舊金山市政府的開山鼻祖:1846年,
美國戰船缽士茂號在現在唐人街花園角的地方登陸,并升起第一面美國國旗。當時,舊金山還稱為耶巴布納Yerba Burna,六個月后,舊金山市政府正式成立,耶巴布納改名為三藩市(San Francisco)。但在成立市政府之前,華人已在唐人街繁衍生息,最早第一代華人到美國創業謀生的是
廣東人,1807年,
廣東籍商人到達美國,將中國的絲綢、陶瓷、海味、煙草等產品銷往美國。在200年之前,中國人有這個想法真是了不起,這標志著華人邁向
美洲大陸的第一步,舊金山的發展和輝煌是與華人息息相關。開埠以來,唐人街一直是海外華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據地,唐人街規模不斷在壯大,為今天華人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你進入舊金山唐人街,街上空掛滿中國大紅燈籠和到處都是中文招牌,所聽都是漢語,所見的都十分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裝飾,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就會突然升華:中國人就是了不起,能在別人的國土上建立起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
舊金山唐人街坐落在雄偉繁忙金融商業區的一角,是個老區,店屋比較低矮,沒有那些洋人商廈的富麗堂皇和雄偉壯觀。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去唐人街購物和欣賞
東方文化的氣氛。購物除了價錢比較便宜,也因為它的店鋪貨物像
東南亞的一樣,吃、穿、用、玩全都可以在一兩條街上都可以達到游客的目的。
舊金山唐人街是美國西岸最大規模的唐人街,也是
亞洲之外最大的華人社區,歷史最悠久,約有近十萬余名華僑居住。唐人街上的風風雨雨反映了中美關系100多年的歷史,也反映了華人100多年來在美國的奮斗史和生息之地的痕跡。
唐人街長寬約1公里,有16條街口。唐人街的入口在布什大街上格蘭特街的南端,大門是一座中國式牌樓,綠瓦蓋頂,幾條生動的龍很有中國的味道。牌樓門框上方有孫
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穿過牌樓,就進入唐人街了。門內門外仿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別具一格的中英文招牌,橫掛在都板街上標示不同活動的中英文橫幅,令人目不暇接。這里的指示牌全部是由中英文標注。這里的人都會講漢語,特別是廣東話粵語是這里的主要語言。
舊金山唐人街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唐人街,是物質主義的天下。游客一般是由都板街的“天下為公”牌樓進入唐人街,看到是一塊世外桃源,真是蒼天有眼:眾多的禮品店、古董店、中藥店﹑中醫館﹑參茸店﹑土特產店﹑中餐館﹑西餐館﹑工藝店﹑戲院﹑文化中心、百貨店、教堂、劇院、書店、中文學校等等,展現著華夏古老和現代的文明。要說與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與都板街相隔一個街口的市德頓街,街上盡是雜貨店、魚店、肉店、雞鴨店﹑菜店、銀行、金鋪、餐館、熟食店,眾多的報紙檔龜縮在人行道邊沿,向為謀生而奔忙的華人奪得一席之地。士德頓街賣中國菜的商鋪密密麻麻,多種多樣的海鮮活魚供人選購,燒臘店鋪櫥窗掛滿了剛剛出爐的燒鴨﹑燒雞﹑燒豬和叉燒,香噴噴,十分吸引人。許多賣蔬菜店家把貨物搬到門外的人行道上賣,據說只有中國人一直沿襲了舊中國的習慣,生怕別人不知道,十分傳統的街市味。唐人街有濃郁的中國特色,保持傳統中華文化,街上長年彩旗招展,各樣商品百花齊放,深受游客歡迎。這樣的人文生態,怎能不讓人驚嘆。
唐人街由華人開的會館、堂所也特別多,據我近年留心觀察,有超過200個堂所、同鄉會、協會、耆英服務中心、華人服務社等等集中在唐人街周圍,是華人聯誼交流﹑了解家鄉﹑支援家鄉的信息中心。每年中國遇到水災、風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華人都集中在唐人街籌款,《愛的奉獻》﹑《我的中國心》等的歌曲響遍唐人街,激勵華人將一筆筆善款捐回祖國。每年一月到八月,特別是在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是堂所走馬燈式的春宴和慶典,唐人街長年都有喜慶氣氛。
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國慶節、中秋節等等,唐人街就擺街會,唐人街就更加熱鬧,會有舞龍、舞獅、粵曲表演、游戲抽獎等等應有盡有,萬人空巷,十多萬人涌向唐人街。從空中俯瞰唐人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條剛剛蘇醒的東方巨龍,極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