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游。總面積3.62萬平方公里。全市共轄12個縣(區),總人口378萬人,有壯、漢、瑤、苗、彝、仡佬、回等7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7%,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語言是普通話和壯語,境內流行壯語等語言。壯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壯文化、壯族織錦文化、北路壯劇文化、壯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百色市擁有百色起義紀念公園等紅色旅游資源,天坑、峽谷、原始森林等綠色資源,壯、漢、瑤、苗、彝、
百色起義紀念館仡佬和回七個民族的多彩風情資源等,主要旅游景區(點)有百色起義紀念館、紅七軍軍部舊址、右江民族博物館、澄碧湖、大王嶺原始森林、樂業大石圍天坑群、靖西通靈大峽谷和古龍山峽谷漂流景區、田陽敢壯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區和布洛陀杧果風情園、凌云茶山金字塔等。
通靈大峽谷的谷口有著一些石壘墻,這些石壘墻是古人留下的遺址,石壘墻后面有一個深約60米的洞,據民間口碑流傳,這里就是北宋年間壯族首領儂智高的一個營盤,營盤內的洞稱為藏金洞。據說儂智高在昆侖關被狄青打敗后,帶著無數的金銀財寶,撤退回來,其中把十八擔黃金藏在這個洞里,故被稱為藏金洞。在附近一帶的群眾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民謠“山對山,巖對巖,找到藏金洞,兩廣吃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