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是中國第三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早期的科學考察認為,納木錯的最大深度為33米,但最近兩年對湖泊的重新測量發現,納木錯最深處超過了120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納木措藏語為"天湖"的意思.藏名全稱為“納木措普摩”,意為富裕夭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 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本教的經典中記載:"納木錯有七十二個圣地"。后來納木錯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島上的札西寺.香火旺盛。每當藏歷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來朝圣"。
納木錯還是預卜兇吉禍福的圣湖,據說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邊的山丘,即可見到湖中的靈異現象,因此,過去這里常成為藏傳佛教進行圓光卜的場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顯現的靈異景象來預卜未來。
納木錯的形狀像靜臥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還建有4座寺廟,象征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這些寺廟的墻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錯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圣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于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公里。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