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地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結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門”。為閩江的發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匯合始稱閩江。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轄邵武、武夷山、建甌、建陽四市和順昌、浦城、光澤、松溪、政和五縣及延平區,總人口305萬人。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水系發達,屬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構造侵蝕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近代詩人郭沫若吟詠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 二江青”。
歷史文化名城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國大陸南方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有 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漢時期是閩越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年間,福建設5縣,南平占3縣;明清時期,福建置8府,南平據3府。文化積淀深厚,古越文化、閩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歷代曾出過李綱、楊榮等17位宰相和一批著名歷史人物。南宋理學創立者朱熹曾在閩北“琴書四十載”,素有“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之稱。
旅游度假勝地 南平風光奇秀,景色怡人,是旅游休閑度假理想之所。境內北有中國大陸四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之一的武夷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交相輝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蜚聲海內外,融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于一體。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角怪的故鄉”,為亞熱帶動植物“模式標本”的產地,號稱“世界生物之窗”。南有三溪聚匯、環抱南平城的延平湖,是福建水口水電站的重點庫區,庫區水面達12萬畝。全市有大小旅游景點150多處,其中國家級、省級以上景點占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