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嶺北麓,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寧遠九疑山而得名。隋初設置永州總管府,永州、零陵從此一地二名。又因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零陵地區,設立地級永州市。永州現轄九縣兩區。總面積2.24萬平方公里,人口566.5萬人。永州被瀟湘二水融合貫穿,古稱“瀟湘”。永州山水,融“奇、絕、險、秀”與美麗傳說于一體,匯自然情趣與歷史文化于一身,贏得了古今文人墨刻的詠嘆。
永州之野,有山水之美,也有溶巖之奇;有樓塔寺廟之壯觀,也有木雕碑刻之勝異。九嶷山之神奇,陽明山之險峻,舜皇山之秀美,千里瑤山之古樸,構成了永州迷人的自然風光。又有舜帝古陵、浯溪摩崖、寧遠文廟、道州月巖、遠古石棚等名勝,形同碧玉珍珠,撒落在永州之野,熠熠生輝,令人留連忘返。 碧綠瀟湘水,巍峨九嶷山,永州以它奇麗的容貌、獨特的風情和豐富的傳說而成為一塊筆墨寫不盡的土地。
嶷山舜廟,為歷代帝王“朝祭”圣地,“堯天舜日”名貫天下,毛澤東“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的壯麗詩篇,更使九嶷蜚聲中外。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峰小峰連中峰,當天削去青芙蓉”,山奇、樹奇、泉奇、云奇、佛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浯溪碑林,保存完好的摩巖石刻有505塊,其中“摩巖三絕”——《大唐中興頌》石刻,為天下三絕之首。寧遠文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最為完整僅次于曲阜文廟。道縣月巖,其巖形渾園,入洞仰視,自東看象“上弦月”,自西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藍天當頂,園如滿月,故名“月巖”。江永千家峒,世界瑤族的發祥地,千百年來,無數遷居外地和僑居海外的瑤胞先不斷這里尋根祭祖。江華千里瑤山,山清水秀,風情獨特,住吊腳樓、飲瓜簞酒,為崇尚自然的旅游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