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
貴州龍景區包含在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內,該地發掘出的
貴州龍化石極多,其中尤以岔江、泥麥古、謝米、佳克、戈備、革里等村出土最多,屬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除貴州龍化石外,還發現大量的鰭龍類、碷齒龍、海龍、幻龍等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2.4億年前的烏沙是一片海洋,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如
東方鱗魚、貴州中華真顎魚,而最多的則是在淺海活動的恐龍類。因為后來的地殼運動,這些龍和魚都變成了化石。貴州龍個體一般在20厘米左右,頭呈三角形,眼眶大而圓,牙齒尖而圓,頸部細長,四腳尚原始,還沒有進化為后來恐龍有的鰭腳,可能營兩棲性生活,多活動于海濱區。
作為貴州龍的故鄉,烏沙貴州龍在海內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根據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調查,烏沙貴州龍化石不僅大量流傳在國內,海外的很多貴州龍化石也來自于烏沙。在該地除了加強保護貴州龍化石外,也會加強旅游開發,建設國家地質公園的野外化石展示站點,圍繞即將建設的貴州龍博物館在貴州龍化石區域打造烏沙的旅游亮點——烏沙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