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遠山、天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為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千百年來,八百里洞庭以其磅礴大勢躍然歷史的取景框中。碧波萬傾,沙鷗翱翔,浮光躍金,詩意蕩漾。更兼有日落黃昏下,點點漁舟唱晚,平湖秋月里,千傾碧波蕩銀彩。此情此景,當是人間一絕。 洞庭湖大,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的說法。雖然現今與幾十年前相比,面積已小了一半,仍然還是全國第二大湖。 洞庭湖是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無際,氣勢雄壯,自古就吸引著無數杰出的文人騷客吟詠、歌頌。屈原第一個來此吟哦,李白“將船買酒白云邊”,杜甫卻倚著欄桿與巴陵古城同醉于洞庭春色,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把群山看成“
白銀盤里一青螺”,孟浩然卻喟然一聲長嘆“氣蒸云夢澤,波撼
岳陽城”。 洞庭湖之美在于廣博,那種水天一色,氣象萬千的景致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