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觀光資源算不上豐富,比不了風景怡人的
北海道,也比不過處處洋溢著
日本傳統的古城
京都。不過,初訪
日本,這座曾被稱為“江戶”的城市還是值得一看的。和北京的長城、
故宮、
頤和園一樣,
東京的著名景點也是“老三樣”:淺草、臺場和皇居。
淺草寺是東京最古老的寺院,山號“金龍山”。對于國人來說,供奉著觀世音菩薩的淺草寺大殿并不是觀光的重點。這座寺廟的魅力在于廟門前巨大的“雷門”燈籠,以及步往大殿道路兩側的“仲見世”。
“雷門”是淺草寺的大門,左右兩側分別供奉著風神和雷神兩座神像,正式名稱叫“風神雷門”。“雷門”在1865年被大火燒毀,在其后95個漫長年歲間消失蹤影。直到1960年,在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捐助下得以重建。門內懸掛著寫有“雷門”字樣的大燈籠。今日的“雷門”已然成為淺草寺的地標。每當汽車行駛進入東京地界,導航儀上顯示的畫面就是那個“雷門”燈籠。
進了“雷門”,是一條商店街,長度剛好250米。商鋪總數還是挺吉利的,共88家。出售的全是旅游紀念品,和國內景點附近的小店有幾分相似。只是出售的商品質量不錯,也頗具日本特色。青銅制的風鈴、蒙奇奇的毛絨玩具、五彩的日式浴衣、機器貓的鑰匙鏈……全部明碼標價,沒有砍價的說法。如果要給國內的親朋好友帶點小紀念品,這里算得上一個合適的消費場所。
如果說淺草寺是東京都內傳統文化景點的代表,那臺場就是凝聚現代特色的觀光地。臺場面向東京灣,是填海造出的一片新天地。集聚公園、商業中心、觀覽車、船博物館、科學未來館等各類設施。這里被稱作散步和約會的最佳地點。從臺場海濱公園可以看到東京塔和橫跨東京灣的彩虹橋,是攝影留念的一處著名場所。
臺場公園還有一個著名的自由女神銅像。這個是
法國特許制作的復制品。據說1998年到1999年,日本舉辦“
法國年”活動,法國將正版的自由女神像運至日本臺場,結果吸引了大量的民眾和游客,反響極好。銅像返還法國后,臺場地區組織了一個“協議會”,強烈希望能讓當地有個復制品。最后,法國政府同意了日方請求,鑄造了現在這尊女神銅像送給東京。這個銅像比
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小了不少,只有11米高,但外觀一模一樣。如以藍天為背景拍出照片,乍看還真會讓人誤以為到了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