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南京梅花山在
中山門外鐘
山南,處于明孝陵神道環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是全國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每當早春時節,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云蒸霞蔚,使數十萬海內外踏青賞梅的游人沉醉其中,留連往返。
梅花山原名孫陵崗,也叫吳王墳,因三國時吳帝孫權與步夫人葬在這里而得名。孫權墓也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時,主持建陵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孫權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
"這樣在建孝陵時,僅將孫權陵前的石麒麟遷往別處,孫陵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梅花山植梅面積410畝,品種230個,總株數達13000余株,規模堪居全國之首。
江蘇──
福岡友好櫻花園”位于梅花
山東側,于1996年建成,園內共栽植垂枝早櫻、
日本櫻花、大島櫻等8個品種的櫻花4000多株,盛花時節繁花似錦,蔚為壯觀。
中山陵園在八十年代中期從國外收集引種了一百余個梅花品種,于1992年成立了梅花研究中心,并建立了“梅花品種及梅盆景專類園”,作為集科研、科普、生產試驗與觀賞于一體的梅花基地。
座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在中山門外明孝陵神道的環抱之中,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舊稱孫陵岡,三國時期吳國的帝王-孫權及其夫人便埋身于此。 南京人對梅花可謂是情有獨鐘,現梅花以被列為南京的市花。梅花山早在南朝的時候就有種植梅花的記載,現今更是滿山遍野皆是梅!這里共收集了200余種梅花,載有梅樹上萬株。每當春季降臨,花開遍野,紅綠輝映,春意融融。這里有婀娜多姿的“宮粉”、艷麗迷人的“朱砂”、亭亭玉立的“玉女”……猶為一提的是山上的一株名為“蹩足挽水”的梅樹,花色紅中泛白,一只花上竟然有三、四十片花瓣,仿似清蓮出水,無比妖嬈。 每當初春梅花怒放之際,南京的市民往往攜家出游,來此賞梅,這時的梅花山花如雪,梅似海,暗香浮動,香飄十里,真是倩影優雅,臨寒而獨放。
交通:乘游2、3、20路,南京地鐵2號線可到達
門票:50元/人
地址:中國江蘇南京紫金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