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廟本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
天水傳為羲皇故里,故此伏羲廟全國最大最早。說最早,現在的建筑也只留著明代的些東西。
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筑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共6座。新舊建筑共計76間。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
廟里,見幾個比較特別的東西。一是樹上各式各樣的小紅紙人,每個上面總有一或兩處被燒出個洞,導游說,求去病的,哪兒病燒哪兒。“炙紙人治病 --正月十五日,天水城內伏羲廟舉行上元廟會,附近民眾扶老攜幼朝伏羲廟,至夜交十六日子時,傳為伏羲派遣喜神蒞臨之時。
伏羲廟內有柏樹六十四株,按六十四卦排列,今有37株,其余為補栽。每年有一株樹為喜神樹,喜神降于斯樹,屆時早有陰陽道士于喜神樹上掛紅燈一盞作為標志,前來朝人宗的民眾只要在此樹上貼上紅紙人,用點燃的香頭在紅紙人身上燒點,稱為炙,腿疼炙紙人之腿,腳疼炙紙人之腳,即會炙至病除,大吉大利,此即炙紙人治病之俗。”?,F在還有喜神樹之標定否,反正不止一顆樹上有紙人。
二是蛋形葫蘆。亞腰葫蘆、瓢形葫蘆是常態,此處的葫蘆,作蛋形或扁圓形,小的如雞蛋,大的或數倍。在上面刻畫作紀念品,蠻有特色。那刻工的字不咋樣,人物還生動。查了下,說是只有
蘭州青白石鄉一帶種植。
三是木刻。大殿幾處門窗的木刻頗精,并不對稱的龍鳳大窗,說是明朝物,委實不賴。至于八卦、河洛圖,就算是生在這兒的人發明的,卻未必是在這兒發明的吧。
在廟外廣場邊的廊亭里外,百姓們聚著聽票友的清唱,鑼鼓家伙們倒齊整得很呢。唱的是哪個戲種,秦腔?也許,反正弄不清楚。人可是地地道道的
西北人哇,若描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