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歌劇院(Teatro dell'Opera di Roma),又名科斯坦齊歌劇院或雷列羅劇院,由富有的旅館主人科斯坦齊出資興建,故以此命名。該歌劇院曾于1931年大事重修,并改名為雷列羅劇院。是
羅馬重要歌劇院之一。
古羅馬劇院建于公元前20至10年,原來是堡壘,后來石材被拆解成其他建物之用,如今僅存2根古羅馬柱,被當地人戲稱為《兩寡婦》(Les deux Veuves)。該建筑有別于其他羅馬圓形劇場,這座建筑矗立于山頂上,是古羅馬時代的娛樂勝地,在中世紀時則被用作石礦場,而時至今日再次成為娛樂勝地,特別是仲夏之夜,常會舉辦露天音樂會表演,在沒有屏障的星空下聆聽演奏,是一種很特別的享受。
在
歐洲大陸諸多著名的歌劇院中,羅馬歌劇院(Teatro dell'Opera di Roma)的歷史是較短的。然而,作為歌劇的誕生地,擁有輝煌的歌劇史,又對歌劇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
意大利是歌劇的誕生地,作為
意大利的首都,歌劇尤為引人矚目,它與其他種類的藝術一樣得到了良好的發育,羅馬的歌劇歷來倍受矚目,并創造了表演追求奢侈豪華的場面,在歌劇演出中常常加入舞蹈、大合唱,舞臺布景也力求所謂的“羅馬式”歌劇的富麗堂皇。因此,羅馬歌劇院在世界歌劇界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力。與
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
那不勒斯的圣卡爾洛歌劇院并稱為意大利三大歌劇院。
羅馬歌劇院建于1880年,該劇院落成的那天以首演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的歌劇《塞密拉米德》為開場。后來許多著名歌劇是在這里首演的,其中最重要的有瑪斯卡尼的《鄉村騎士》,普契尼的《托斯卡》,羅西尼的《
塞維利亞的理發師》等。1931年將劇院大規模地改建并引進最新舞臺設備,改建后的歌劇院以其極佳的音響效果而聞名于世。
羅馬重要的音樂季節有兩個,冬季在羅馬歌劇院,盛夏季節則在卡拉卡拉露天演出。演出季節開始時,在劇院等處可以拿到一本有季節期間預定演出的小冊子。演出季節的開幕日和新戲首演時穿禮服是常識,所以大廳里往往滿是穿著長裙和晚禮服的紳士淑女們。即使是平常的演出,也不要穿太隨意的服裝。
票價:歌劇院內的座位分三種:池座pletea、包廂palco和遠離舞臺、幾乎碰到天花板的樓座galleria,票價由遠及近越來越貴,而劇目、日期的不同體現在票價上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售票時間:9:00—17:00(周日到13:30,周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