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阿爾托橋,這里的第一座橋是木橋叫做“錢橋”。是由尼古拉.巴拉帖里建的。后來曾經重建過。再后來在一場動亂中被巴伽蒙特.鐵波羅毀掉,后來又重建。1444年坍塌,就改建成了活動橋,兩邊蓋有店鋪。成了吊橋。16世紀人們覺得木橋不保險,就決定建一座石橋。通過招標選中了昂托尼奧.達彭特的方案,而那些有名的建筑師如米開朗琪羅、桑索維諾和帕拉第奧等人的方案卻被冷落。新的石橋于1592年竣工,單拱跨度為28米(這里是大水道最窄的水面),高出水面7.5米。
大水道是貫通
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的街道(全長四公里)。順水道觀光是瀏覽
威尼斯風景的最佳方案之一。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筑。大水道將城市分割成兩部份,河面上橫跨著三座名橋——里阿爾托橋、斯卡爾齊橋和學院橋,過去大水道曾經是威尼斯的門戶,是這個國家的通商口岸。
意大利威尼斯建在 100 多個小島上,擁有大約 150 條運河。最有名的運河就是 “ 大運河 ”,它位于市區游客最多的地方,并發揮 “ 大街 ” 的功能。這條運河在構成這個歷史上的市中心的六個行政區間蜿蜒穿流,最后流入威尼斯湖。
大運河上最有名的是“里阿爾托橋”,位于市中心大運河上,建于1588-1591年,橋長48米,寬22米,高7.9米,是一座
大理石單孔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