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堂學院享有不稱為College的特權,在
牛津它通常被稱為“The House”。這是
牛津最大的學院之一,1525年由紅衣主教沃西創建。基督教堂學院與
英國政治淵源很深,曾在內戰時作為查理一世的臨時首都,在近代200年內產生了16位
英國首相。古色古香的回廊歷史可追溯至15世紀。
學院漂亮的教堂建于1546年,是英格蘭最小的教堂。建筑最大的特點在于內部的雙拱頂,讓大堂顯得更加高大壯麗。14世紀安裝的大型窗格,使建筑產生了哥特式的輕盈和空間感。名家設計的鮮艷華麗的彩色鑲拼玻璃令教堂內的光線顯得光彩迷離,特別是圣壇旁名為圣凱薩琳之窗(St. Catherine’s Window)的彩色玻璃窗,把《愛麗絲夢游奇境》中愛麗絲的姐姐愛蒂絲描繪成圣人,吸引了大批書迷前來觀賞。
在圣母禮拜堂中有圣弗拉伊茲懷特德墓,這座教堂的前身就是這位撒克遜公主在公元8世紀修建的一座修道院。旁邊還有另外幾座名人墓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哲學家巴克利主教,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是以他命名的。
教堂前的尖塔叫做湯姆塔,建于1681年,塔中有一口被稱為“大湯姆(Great Tom)”的重達7噸的大鐘。每晚9點5分,這座大鐘都要連續敲響101次,因為學院設立之初有101學生,過去,學院的所有大門全部在最后一聲鐘響后關閉,回來晚的學生據說還要被處以罰款。這一規定到1963年才被廢止。
湯姆中庭擁有美麗的噴泉,是牛津最大的四方形中庭之一。大廳內四壁均為歷代名人肖像,如亨利八世、賓夕法尼亞州的創始人威廉·佩恩,以及在此作過數學講師的劉易斯·卡洛爾,他為校長的女兒寫出了童話《艾麗絲漫游奇境》。中庭中的一棵大樹,據說就是兔子先生帶著愛麗絲跳進去的奇境入口。
學院畫廊中收藏有15-17世紀
意大利、佛蘭德斯和
法國的繪畫作品。
小貼士
特別提示:進入學院后要按照指定的參觀路線行進,以免打擾師生的日常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