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國故城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棗莊市十佳名勝古跡。位于
山東省滕州市西南約7公里處的姜屯鎮東滕城村,國家AA級景區。主要的景觀有:文公樓、善國碑林、周靈沼、唐古槐、壯觀石、古磚刻楹聯、呂祖閣、上公館雍城遺址等。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有文公樓、唐古槐、善國碑林。
滕國故城據史料記載:“故城周圍二十里內有子城”。現故城城垣依稀可見,“外城”略呈方形,東西橫陳。沿外城西墻南去,有一段塹壕,俗稱“西海子”,為昔日的護城河;外城內東南兩端各有洼沼一片,積水成洋,昔日植滿蓮藕,有“兩池荷花,一城芙蓉”之稱。“子城”在外城中央,略呈方形,周長10余華里。近百年來當地居民在原城基上圍土筑寨,以抵御兵禍水患,現“子城”高出地面3—4米,城墻頂上植滿槐樹,綠葉成蔭,花香四溢,城內有滕城村,村四周是一片翠綠的果園和農田,煥發著勃勃生機。城
東北隅有一高臺,為“文公臺”,亦稱“靈臺”。臺下一池,傳為“靈池”,滕文公效法文王筑靈臺,掘靈沼,取與民歡樂之意。明萬歷年間,臺上建筑了真武廟,該廟左掖門兩側有清代朱榜秀才魏積查磚刻楹聯:“古跡進荊流,曾向高臺懷世子;遺封原叔繡,莫將飛閣誤滕王”為證,高
臺東側古建有“
文昌閣”、“呂祖閣”、“功德祠”、“休息祠”等。另有一功德石,刻有一段神奇動人的故事。臺面有一巨石,上刻李白手書“壯觀”二字,臺前有兩株古槐,蒼勁古樸,左右對峙,枝繁葉茂,傳為唐貞觀年間所植,距今1000多年,當地百姓尊為“神樹”。
1992年,滕州市人民政府對文公臺進行了重修,臺上殿宇回廊,雕廊畫棟,青磚碧瓦,殿堂聳立,重現昔日輝煌,店內陳列著“文公問政”的蠟像,文公丘孟子治國方略,及然友、畢戰等人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臺東側新建的碑林,陳列著歷年來征集的碑碣、墓志、唐王室全造像碑、唐興國寺碑、唐梁山耶娘碑、金太平院碑、金大定碑、宋太祖趙匡胤圣諭碑、元大清碑及華士奎等人的書法藝術石刻等,供游人游覽觀賞。滕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滕國故城的美好風景,是人民世代追懷向往的文化勝地。
交通:
市區乘坐8路公交車到終點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