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寺位于
山東省
棗莊市卓山北側,因寺中甘泉而得名。該寺建于元仁宗延佑六年。寺內現存千年樹齡的銀杏古樹,足以佐證該寺歷史之悠久。銀杏樹下,有一塊石碑立于明朝萬歷十五年(1588年),題為《重修龍窩寺碑記》 ,該碑高約四米,為一巨石雕刻制而成,碑文為明朝光祿寺卿賈夢龍所撰,其弟賈夢鯉所書。碑背面記載著甘泉寺過去的輝煌:擁有良田千頃,寺內僧人逾百,重修時捐資捐助者有數千人之眾。
甘泉寺坐落在名山秀水的棗莊北郊風景區腹地,古稱伽藍神廟,又稱龍窩寺,為魯南名寺之一。該寺始建年代已無從查考,明朝萬歷年間曾進行較大規模重修。至近代僅存遺址,1992年重建,正名甘泉寺,因甘泉而起今名。占地10.7畝。寺內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窯神殿、東西配殿,兩側為連接長廊,院內有放生池、甘泉、千余歲銀杏樹及各種古樹,寺內還存有歷代修建寺院的石碑。大雄寶殿塑金身佛像三尊,配以十八羅漢,其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放生池內塑有騎龍觀音,甘泉水流注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