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瀏覽
日升昌 中國第一家票號 ——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是中國現代銀行的開山鼻祖。從清道光初年成立票號到歇業,歷經一百多年,曾經“執中國金融之牛耳”,分號遍布全國35個大中城市,業務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譽為中國大地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這樣一座小小院落,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并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作為晉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風格和規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號采用三進式穿堂樓院,即體現了晉中民居的傳統特色,又吸收了晉中商鋪的風格,達到了建筑藝術和使用功能的和協統一。日升昌占地138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共有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縱軸線,東院為狹長的南北小跨院,西院為日中新票號。(日中新與日升昌均為達蒲李氏的財東), 如今的日升昌舊址,已開辟為“中國票號博物館”。 票號是清代出現的一種金融機構,而開辦最早的票號是日升昌票號,其財東是山西平遙縣達蒲村李氏。中國銀行的前身就是日升昌票號,而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并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清嘉慶末年,由于社會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埠際間貨幣流通量大增,而過去的起標運銀由于很不安全,已 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西裕成顏料莊首先在京、晉間試行匯兌辦法,結果效果很好,便開始兼營匯兌業。道光初年,西裕成顏料莊正式更名為日升昌票號,專營匯兌。票號是很能賺銀兩的生意,估計從道光到同治年間50余年的時間內,財東李氏從日升昌票號分紅達200萬銀兩以上。 李氏經商,對商號的經理實行聘任制,所以李氏最重視對經理的挑選。經理人選一經選定,便任其行事,平時概不過問。只是到結賬時,方聽取經理匯報,最后分紅取利,確定經理是否繼續聘任。一九一四年農歷九月,在金融界活躍90余年的日升昌票號倒閉,該號之倒閉“于全國金融影響甚大”。
《大公報》上曾有人撰專文分析其倒閉之原因,茲節錄其文于下:“日升昌至道光年間改為匯兌業,其東家李姓,山西平遙人。同、光年間,其營業之發達,實為同行之冠,各省設立分號二十四處,其殷實可知。以如此殷實之票號,忽然一敗涂地,其倒閉原因有以下數端:一、日升昌營業之中心點,在南不在北,南省碼頭最多,兩次革命均受很大影響,此其一也。二、日升昌之款項,未革命之先均分配在南省。自革命后各省紙幣充斥,現金缺乏,由南省調回現金,往返折扣,每百兩虧至三十五兩及五六十兩。此種虧耗實足令人驚異,此又一也。三、日升昌當革命時,欠外數目約五百萬,欠內之數七、八百萬,出入相抵,有盈無絀。然欠內之數目,成本已付諸東流,遑論利息。欠外之款項,該號為支持門面,維持信用起見,三年之中均未停利,此項虧耗又其一也。以上三項,均該號中虧折之遠因。所以關閉如此之速者,尚有種種之近因。第一種之大原因為廣西之官款。廣西官府催迫甚急;動輒率兵威脅,計一年之中提取十余萬兩,猶日日前往催取。第二,該號之正經理為郭斗南,副經理為梁懷文,就資格論梁應居正。惟梁為人公正樸實,自革命后對于東家提用款項極力阻止,因此不能得東家之歡心,梁無可奈何遂于去歲出號。梁在號中素為大家所推崇,梁去人心為之瓦解。第三,京號經理因號事吃緊,托病回晉,一去不歸。有此三種近因,日升昌遂乃一敗涂地。” 清代中葉,由于商 品流通和貨幣周轉的需要。產生了一種專營錢鈔匯兌業務的機構,稱為“票號”,也稱“票莊”,或“匯兌莊”,這個行業為山西人所包攬,又被稱為“山西票莊”,它壟斷了全國的匯兌業,當時全國最大的票號共有17家,平遙人開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導是平遙人雷履泰開設的“日升昌”,它原是顏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轉為票號,其它還有“南通北達。二盛二協”,即日開通,口升達、百川盛、萬源盛、協同慶、協同泰。這幾家大票號的總號設在平遙,分號除京城外,遍及全國各大城市及商埠碼頭,平遙城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票號中心城市。
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匯通天下”而聞名。票號集中在西大街,日升昌就在此街,沿街厚木排門,檐下彩畫,掛店名牌橫匾,院屋第一進為柜臺、賬房。二進為職員住處、客房;三進是二層樓房,樓下是花廳,樓上為倉貯和伙計住處,最后進是貴賓及高級職員住處。西側有廊道可通馬車、備有馬廄和馬館住處。城里還有店主雷履泰的私人住宅。 平遙票號經歷了一百年的歷史,1910年以后近代銀行業興起,銀行的經營方式比票號先進,特別是大銀行都是以外國資本為后盾,中國土生土長的票號斗不過外國的洋幣外鈔,票號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號與清朝政府的經濟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被推翻,票號就逐漸衰落而被時代所淘汰。
¥2098起
¥2298起
¥2298起
¥1570起
¥2598起
¥146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