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創于唐代,原名古佛庵,俗稱清涼橋叢林。
吉祥寺位于中
臺南臺麓溪上,在繁峙縣巖頭鄉富家莊吉祥溝。寺宇坐北向南,占地2600平方米。北有羅漢屏,南有說法臺,東西兩峰飛翼夾鋪,上出瀑布流泉,奇花錦繡,碧草芬芳,游人至此,莫不禮謁。
寺內原有山門、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和東西配殿、堂殿、禪房、僧舍、經房、方丈院等建筑。現在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寶殿5間,內供橫三世佛,兩山間為十八羅漢,像設莊嚴,金碧輝煌。文殊殿5間,內供普賢、文殊、和觀音三大士,法像造型優美,神態莊重慈祥。燈籠文殊殿3間,內供脫紗燈籠文殊騎虎尊像。燈籠文殊身著袈裟,面帶笑容,銀須飄灑,衣紡流暢,手提紅燈籠,坐在虎背上,姿勢優美,神態自然,活似一位現實生活中的長者。若要站在佛像面前,倍感和藹親切;若要左右移動,便會覺得他那睿智的眼睛在隨你轉動,栩栩如生,瑞相天成,怪不得許多游人跋山涉水也要到此禮拜燈籠文殊。在殿院兩側為方丈院、禪院、經房、僧舍,計50余間。經房內有《大下藏》、《磧砂藏》、《頻伽藏》、《龍藏》和《續藏》,專供僧人借閱研究。在文殊殿前還有一座造型優美的覆缽式白塔及清代石碑2通。此外,在該寺各殿中,都有幾尊帶有密宗特點的造像,是該寺為密宗道場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