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位于
貴州省中部,地處云貴高原的東斜坡上,川黔、貴昆、黔桂三鐵路交點,大西南川、滇、黔、藏四省中距出
海口最近的省會,屬全國東部向西部高原過渡地帶(東經106° 07′ ~ 107°17 ′,北緯26°11′~ 27°22′之間)。地形、地貌走勢大致呈東西向延展,地勢起伏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臺地,海拔最高為1762米,最低506米,市區中心海拔1071米。東、南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甕安、龍里、惠水、長順4縣接壤,西靠
安順市的平壩縣和
畢節地區的織金縣,北鄰
畢節地區的黔西、金沙兩縣和
遵義市的
遵義縣。
貴陽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地區,貴陽擁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異”為特點的喀斯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旅游資源。既有花溪天河潭、開陽峽谷生態公園等以山、水、林、洞為特色的高原自然風光,又有如陽明洞、青巖古鎮和息烽集中營舊址等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在聯合國亞太組織等七大機構的八大硬指標中,貴陽以“具有夏季特別是最熱月平均氣溫舒適度的優勢”榮登中國避暑之都。貴陽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各1個;國家4A級旅游區8個,國家3A級旅游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超過20個。此外,還有一大批市縣級風景名勝區和奇異神秘的民俗風情。全市所有景區景點、鄉村旅游點全部實現道路路面硬化,景區檔次的提升成為貴陽市發展生態旅游業最重要的核心吸引物。
全國罕見天然城市中央公園——位于市
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園內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集貴州高原靈氣于一身。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藥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并有成群的羅猴和鳥類棲息于此。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貴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戰爭期間,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被軟禁于麒麟洞內。登上山頂的“瞰筑亭”,貴陽市全景盡收眼底。山腳下便是那碧波粼粼的黔靈湖,湖面如鏡,游船點點。園內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有民國時期著名學者謝六逸、梅光迪之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黔靈山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公園幽靜的山谷里還建有動物園,山上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跡。黔靈山公園不僅是國內著名風景區,而且地質構造復雜,植物種類繁多,是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
青巖古鎮
從花溪城鎮中心南行12公里,就是青巖了。青巖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漢、苗、布依等勤勞淳樸的人民在600多年的歲月里共同寫就了小鎮的歷史。 她選址于九脈之隘,坐落于五峰之中,是我國冷熱兵器過渡時期巧妙運用地形地貌、依山就勢、合理布局、投入少而城市攻防能力最強的營城杰作,攻防體系完善,幾百年來經歷無數戰爭,有“攻不破的青巖城”之譽。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歷青巖留下了貴州“南鄙要害 "的評說。 這是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奇葩。一個始于1378年的布依土司城堡,歷經數百年滄桑演變,成為多元文化匯集的古鎮。東西文明在這里碰撞,這里有我國最早的民間郵政業務代辦信局,比我國官辦的郵局還早8年,百年前小鎮街上的門牌全是中英文的呢!青巖還是姜文導演《尋槍》之拍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