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多民族,很多風俗禮儀也十分奇特。例如見面禮就不同尋常,他們相見后,先擦摩對方的手心,再行合十禮,然后摸一下自己的心窩;最后再相互祝福。一般都說伊斯蘭教的祝詞,如“愿真主保佑您”等。如果在半路上遇到熟人時,必須有一個人先向前走一步,含笑伸掌,施行上述禮儀。有的在摸心窩時,把手舉出老高,先從臉部輕輕摸下去,再在心窩點一下.特別表現出虔誠之意?,F在的城市青年人見面后可能握手。異性間也可以握手。鄉村里男女見面不能握手,如果看見女人用布把手蓋上,就是表示他向男人預祝平安。
如果要到馬來西亞人家里去做客或拜訪時,必須做到衣冠整齊、干凈,進門前要脫鞋,并把鞋子放在門口或樓梯口。他們待客很熱情,有點心、糕餅、茶、咖啡、冰水等。要按照主人的意愿吃一點、喝一點,否則,以為你看不起或不尊重他們。
2.儀態禮儀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禮儀方面的要求很多,例如,如果要經過別人的面前,必須要彎下身子來;對待老年人十分尊敬。如果在家庭里,老年人要受到全家的尊重,晚輩在長輩面前必須恭恭敬敬,即使晚輩結婚生子,在父母面前也要像小時候一樣遵守各種禮節。在父母面前要坐得端端正正,不準叉開腿腳或把腳翹起來,如果在席地上,必須盤膝而坐。如果是女兒,在父母面前要求更加嚴格,如坐椅子,要雙腿并攏,腳并行;如果在席地上,就要屈膝而坐,而腿伸向一側。
馬來西亞人很重視鄰里之間的關系,在觀念上就認為,鄰里必須和睦相處,長期友好。在具體行動上,如果鄰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盡力去幫助,有什么困難,更是大力協助解決。
頭部是他們認為最高尚的地位,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神圣的,別人千萬不可以觸摸,小孩子的頭部也是不能觸摸的。背部也是不讓別人觸摸的,因為背部受到觸摸是一種不吉祥的預兆。在大廳里,男女不能并排而坐.更不能觸摸到異性。公共場所里的擁抱和接吻是違法的。不能用右手的食指單獨指事物,包括人和東西。在祈禱毯上只能跪,不能坐,也不能站。如果要進伊斯蘭教堂,就必須先洗腳,然后脫鞋進入。婦女月經期不能動《古蘭經》。
3.服飾禮儀
馬來西亞的傳統服裝分男女兩種,男子的是無領長袖上衣,或穿紗籠,有的還罩一件掛衫。女子穿“克巴亞”,即無領長袖的裙子。傳統服裝的特點是又寬又長,適合于熱帶氣候里人們的生活習慣。在公共場所里,一般都不讓露出胳膊和腿來。他們的“國服”叫“巴迪服”,是由蠟染的花布做成的,袖長寬大,柔軟漂亮。森林里居住的土著民族,還保留著原始習俗?,F代的年輕人上班時,多為輕便西服。
4.飲食禮儀
馬來西亞人以大米為主食,糯米糕點也常吃,喝的有椰漿、咖啡、冰水等。他們進餐既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叉,而是用手抓著吃,是名副其實的手抓飯。但在進餐前,必須把手洗得干干凈凈,并且要用右手抓飯吃,否則就是嚴重的失禮。進餐時,在餐毯上或草席上擺放兩碗清水,一碗是洗手的,一碗是喝的。男子要盤腿而坐,女子要屈膝而坐。不用酒類待客。中國的
廣東、
福建等地的菜肴在當地很有名氣,比較受歡迎。他們的嗜好是吃檳榔、飲椰子酒、吃煙(把煙草放到嘴里嚼)。近年來,他們對中國的名茶很感興趣,有的獨飲、有的會友,講究茶的質量、沖泡技術、茶具等。
馬來西亞一般人家的飲食習慣是:早飯是牛奶和面包或咖啡加面包,午飯和晚飯都吃干飯,或是大米干飯,或是樹薯粉干飯,干飯里拌些菜肴、湯、咖喱、胡椒、辣椒,味道可口。另外,他們很喜歡顏色,不論是吃的還是喝的,總要染成各種有色的。荔枝汁、椰子汁及其他各種果汁和飲料都是他們常喝的,當然是染上各種顏色。
5.婚喪喜慶禮儀
馬來西亞的婚俗也很特別,不是女子出嫁,而是男子出嫁,要到女方家去落戶。一般的程序是這樣的:結婚的第一天,由眾鄉親簇擁新郎到新娘家里去。新娘由一名女性名叫“飾發婦”的陪伴、打扮、洗身,到了晚上舉行結婚儀式。儀式由主教主持,雙方家長簽署結婚證書,新郎給新娘一筆錢,叫做“結婚金”。男女仍然分居。第二天,要舉行新郎新娘的并坐儀式,儀式后才能共同進入洞房。要求新娘嚴肅,不得出聲、發笑,不得東張西望。眾鄉親好友可以往新人身上撒黃米或五谷,是祝福慶賀之意。第三天或第四天要舉行沖水儀式,所有的賓客都要求參與潑水隊伍,為新郎和新娘洗去無慮的童年,迎來成熟的青年時期。第七天.新郎和新娘要到男方家去看望父母,然后再回到女方家長住。近些年來,城市的青年人也有女方到男方家長住生活的。
在他們的傳統結婚儀式里,在迎親的那天,男女雙方各要走一半路程,男子興高采烈,女子悲悲凄凄。過路人如果遇到有人結婚時,就要進入祝賀一番。結婚儀式上,眾親友祝福新人,然后新郎新娘要回謝眾親友.各送一束鮮花,鮮花里要包裹上一個煮熟的雞蛋。有的地方還要舉行“染手掌禮”,儀式隆重,用時很長,有的要進行整整一天。
6.旅游禮儀
馬來西亞的旅游業發達,國家重視,作為支柱產業,外匯很多。著名景點極樂寺,由中國僧人八妙蓮所建,氣勢宏偉,古木、池水、寶塔、
緬甸式、中國式、
泰國式集于一塔,是
檳城白鶴山的奇觀。特別是內有康有為親筆題寫的“勿忘故國”四個大字,還有章太炎等人的詩詞。還有三
保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駐扎過的地方,故為紀念而得名。還有黑風洞、青云亭、國家清真寺、巴都費冷宜、邦咯島、檳榔嶼、潮滿島、大皇宮博物館、迪沙魯、花沙山、勒當山、蘭卡威島、龍望瀑布、蛇廟、
圣保羅山、尼亞洞、國家公園、
檳城、古城堡、支頂高原等。
在馬來西亞旅游時,公共場所里男女要保持一定距離,即使是夫妻或朋友也要如此。如果有勾肩搭背者是違法的,是要受到處罰的。進清真寺要脫鞋和摘下太陽鏡。男性不能穿短褲和汗衫,女性不能穿短裙。在公共場所亂扔紙屑雜物者必被重罰。
7.商務禮儀
在馬來西亞商界廣泛使用英語,名片也要隨時準備好,如有談判必須事前預約,商務活動中經常請客吃飯,一般是以午宴或晚餐來招待。送禮時不能當面打開展示,否則,就是失禮之舉。如果接受了他們的禮品,可以寫封信表示感謝,他們是很歡迎的。在日常交談中,喜歡談及體育,一般性事務、家庭生活、飲食之類。在商務活動中,客人可以用筷子或湯匙。
8.主要民俗
馬來西亞人有名無姓,通常是起個名字,后面再加上父名,男的中間加“賓”字,女的中間加“賓蒂”兩字。馬來西亞人幾乎人人都有頭銜,有的是國家各級領導頒發的各種勛銜,有的是家庭傳統的頭銜,有的是宗教傳統的頭銜,男女往往都不一樣。所以,在他們那里可千萬不能把頭銜弄錯,否則,視為大大失禮。另外,他們的節日也很多,華人的春節,伊斯蘭的圣紀節,佛教的衛塞節,還有國慶節(慶祝獨立日)、屠妖節、哈吉節、國際勞動節、開齋節、圣誕節、感恩節、收獲節、稻神節等傳統節日。
9.主要禁忌